最新消息
News

【新冠疫情 全球校友大連線】新冠肺炎改變上海! 減少馬拉松式應酬 感情順暢依舊

2020.12.15|校友專訪

【公共事務是特約記者報導】
「請稱呼新冠肺炎,不要稱呼武漢肺炎。」對於疫情名稱要用字精準,蔡世明律師在訪談開始便展現律師認真與精準的性格。

蔡世明律師在民國70-74年期間,就讀輔大法律系法學組。1997年就到上海,因為幫客戶做法律諮詢的關係,看見中國有市場,於是決定在中國開設法律顧問公司,大約兩個月返台一次。
 
疫情延燒下,困住他返台的時程,對他的工作也產生影響,「律師工作,主要做法律諮詢與訴訟,跟客戶溝通,可以靠數位工具,客戶把資料、文件準備好即可,只有需要簽約的時候,比如協商或收購,當事人在場即可。」往返溝通靠數位,關鍵時刻人才需要到場,蔡世明律師精準的傳遞疫情之下的變與不變。

「特殊時期保持距離以策安全,但對社交生活影響卻很大,許多應酬能免則免。」蔡律師也是台商協會副會長,過去每月開一次會,下午開完,晚上聚餐,如今會議提前到兩點,四點結束,聚會從過去的馬拉松賽變成快、狠、準的短跑,感情聯繫依舊順暢。
 
繁華似錦的上海,是世界的經貿的重鎮,在疫情的衝擊下,就他個人觀察,對上海餐飲、旅館行業衝擊最大。人人足不出戶,餐飲外送服務,卻也沒有興起蓬勃,「因為餐飲外送需要很多配套措施,並不像台灣這麼容易方便,所以看起來沒有因為疫情變得特別發達。」蔡世明律師也分享了他的觀察。另外,旅館、酒店住宿影響很大,原先大約70-80%的住房率,現在降到10%,營業就變成負債,連開支都無法平衡,很多旅館業撐不下去,寧願關門不營業。旅行業一開年就盼不到過年的旺季,還迎來處處停飛的窘境,資金不夠雄厚的,也直接關門。

上海是人口兩千多萬的大城市,但上海的疫情控管良好,主要原因跟台灣一樣,上海政府具有提前部署的規劃。自從去年12月疫情傳出,上海政府便規定,上海的居住小區住戶均不得接待訪客,從一月開始就進行管理,要求住戶必須登記門禁卡,進出要量體溫,進行家家隔離。「第一時間把武漢那邊的可能傳染源,堵在上海之外了。」蔡律師說。為了徹底落實居住地管理,所以連同上海的飯店、酒店也一併進行實名制管理,蔡律師笑說:「連通緝犯都不得不去公安局自首!」只要你有住宿需求,不想流落街頭,就必須呈報跟交代自己的接觸史。

從居住角度管理,讓上海尚能控制得住疫情。蔡律師認為,上海政府有許多外來人口流動,城市管理的經驗、人力都比較充分,「上海公務員在過年期間,幾乎沒有休假。」

口罩配給制,沒有匱缺感
口罩發放方式也很合理,採房號登記制,小區的物業公司會通知,根據住戶人數,一次一人領五片。蔡律師說:「目前口罩製造已經跟上來,大約一盒50片,150元人民幣(約台幣637元)。一開始口罩產量沒那麼大,後來政府收購口罩製造業,防範市場壟斷。」

新冠肺炎,改變了辦公習慣
 
台灣老闆常有一種心態,即使不一定要進辦公室,但也希望看到員工在自己眼皮底下做事,但這次新冠肺炎,改變了許多企業的工作型態,蔡律師認為,由於上海的相對距離遠,上下班交通非常浪費時間,經過這段時間的強迫與練習,上海的民眾與公司似乎越來越能接受遠距辦公的模式。老闆的心態也不得不因應與改變,蔡律師說:「當老闆的心態開始改變,真正的企業管理才會出現,勞基法的責任制才會真正落實。」
上一則 下一則

其他訊息